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
一、選擇題:1~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人的認識的傾向性是( )
A.興趣
B.需要
C.動機
D.理想
答案:A
2.根據需要起源不同,可將其劃分為( )
A.生理與社會需要
B.物質與精神需要
C.愛與隸屬需要
D.成就與交往需要
答案:A
3.動機水平適中,最有利于激發學習動機的理論( )
A.成就動機理論
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C.成績結構理論
D.強化理論
答案:B
4.馬斯洛需要層次中的最高層次需要是( )
A.生理與安全需要
B.社交與尊重需要
C.求知與審美需要
D.自我實現需要
答案:D
5.根據動機的性質與社會價值不同,動機劃分為( )
A.生理型與社會性
B.高尚和低級
C.長遠與短暫
D.主導性與輔助性
答案:D
6.蘇聯教育家阿募納什維利提出了合作教育學的理論。合作教育學的核心是()
A.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
B.學校和社會之問的合作
C.學校和家庭之間的合作
D.學生和學生之問的合作
答案: A
7.試圖在心理學基礎之上建立教育方法論,并提出了著名的階段教學的教育家是()
A.夸美紐斯
B.斯賓塞
C.赫爾巴特
D.杜威
答案: C
8.教育科學現已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科學體系,這個體系中的基礎學科是()
A.教育學
B.教育哲學
C.教育心理學
D.教育生理學
答案: A
9.在教育的文化功能中,將存儲形態文化轉變為活躍形態文化是教育()
A.傳遞文化的功能
B.活化文化的功能
C.交流文化的功能
D.更新文化的功能
答案: B
10.馬克思主義觀點認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惟一方法是()
A.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B.知識分子與工人、農民相結合
C.德育與智育、體育相結合
D.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答案: D
11.在我國現代學制改革中,第一次規定男女同校、廢止讀經,并將學堂改為學校的學制是()
A.壬寅學制
B.癸卯學制
C.壬子癸丑學制
D.壬戌學制
答案: C
12.19931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曾提出“兩基”的教育發展總目標。其中‘‘兩基”是指()
A.傳授與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B.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
C.基本完成教育體制改革,基本完善教育結構
D.基本完成課程改革任務,基本實施素質教育
答案: B
二、辨析題:13~14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13.韋納指出,多數情況下,人們只把成功與失敗結果歸結為智力、努力、任務的難度及運氣四個因素。
答案:正確。韋納指出,多數情況下,人們只把成功與失敗結果歸結為能力、努力、任務的難度及運氣四個因素。
14.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學習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變的。
答案:錯誤。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學習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任務性質的不同而不同。學習任務比較簡單時,學習動機強度較高可達到最佳水平,學習任務比較困難時,學習動機強度較低可達到最佳水平。
三、簡答題:15~17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5.如何利用學習動機學校效果的互動關系來培養學習需要?
答案:(1)學習動機通過直接制約學習積極性,影響學習效果。
(2)由學習效果所產生的成敗體驗,反作用于學習動機。
(3)掌握評分的藝術,使每個學生體驗到成功感。
(4)使學生掌握扎實的知識技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16.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如何創設問題情境?
答案:要想創設問題情境,首先要求教師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結構,了解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此外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狀態,使新的學習內容與學生已有水平構成一個適當的跨度。這樣,才能創設問題情境。
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它既可以用教師設問的方式提出,也可以用作業的方式提出;它既可以從新舊教材的聯系方面引進,也可以從學生的日常經驗引進;它既可在教學開始時進行,也可在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束時進行。
17.德育過程有哪些基本規律可循?
答案:(1)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
(2)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思想內部矛盾斗爭的發展過程。
(3)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統一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4)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逐步提高的過程。
四、論述題:18小題。15分。
18.如何合理設置課堂環境,妥善組織學習競賽?
答案:在實際的課堂環境中,主要存在著三種現實的課堂結構:競爭型、合作型和個體化型。在競爭型目標結構中,團體成員之間的目標具有對抗性,只有其他人達不到目標時,某一個體才有可能達到目標,取得成功;如果其他人成功人,則降低了某一個體成功的可能性。
在合作型目標結構中,團體成員之間有著共同的目標,只有所有成員都達到目標時,某一個體才有可能達到目標,取得成功;如果團體中某一人達不到目標,則其他人也達不到目標。
在個體化目標結構中,個體是否成功與團體中的其他成員是否達到目標無關,個體注重的是自己對學習的完成情況和自身的進步幅度。
競爭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存在一定的消極影響,但完全取消競爭也是不現實的,關鍵是如何正確使用競爭手段。學習競賽以競賽中的名次或勝負為誘因,可以滿足學生的附屬和自我提高的需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影響其學習效果。
心理學部分
五、選擇題:19~30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9.教學的特殊組織形式是( )
A.課堂教學
B.小組教學
C.現場教學
D.復式教學
答案:D
20.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觀察實物或模型,或向學生作示范性的實驗,以使學生獲得有關感性知識的教學方法是( )
A.實驗法
B.演示法
C.參觀法
D.實習作業法
答案:B
21.《論語》上提出的“舉一反三”的教學要求體現了教學的( )
A.鞏固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答案:B
22.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 )
A.備課
B.上課
C.布置作業
D.課外輔導
答案:B
23.學校工作必須堅持以( )
A.教學為主
B.德育為主
C.教師為主
D.學生為主
答案:A
24.我國當今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 )
A.課堂教學
B.個別教學
C.小組教學
D.現場教學
答案:A
25.教學是( )
A.教師教的活動
B.學生學的活動
C.教加學的活動
D.教師教學生學的活動
答案:D
26.以綱要形式規定的有關課程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是( )
A.課程計劃
B.教學方法
C.教材
D.學科課程標準
答案:D
27.人們常說,“教有法,而無定法”,這句話反映了教師勞動的( )
A.連續性
B.創造性
C.長期性
D.示范性
答案:B
28.在近代教育史上,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訓練學生的智力或思維而傳授知識無關緊要的理論被稱為( )
A.現代教育理論
B.傳統教育理論
C.形式教育理論
D.實質教育理論
答案:C
29.神經系統基本的活動方式是()
A.反射
B.反饋
C.反映
D.反應
答案: A
30.看到一個蘋果,它的形狀、大小等屬性都會在人腦中同時得到反映。這種心理活動是()
A.感覺
B.知覺
C.直覺
D.聯覺
答案: B
六、辨析題:31~3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31.循序漸進教學原則中的“序”是指學生認識能力的發展順序
答案:錯誤。此說法不全面。“序”有兩層涵義:一是學科的邏輯系統;二是學生認識能力的發展順序。
32.知識多了,智力自然就提高了。
答案:錯誤。要使知識的掌握真正促進智力的發展必須具備如下條件:第一,從傳授知識的內容看,傳授學生的知識應是規律性的知識。只有掌握了規律性的知識,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才能實現知識的“遷移”,才能由已知推至未知,才具有真正的思維能力。而且也只有規律性的知識,才需要理性思維的形式。第二,從傳授知識的量來看,在一定時問范圍內所學知識的量要適當,不能過多。要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通過思考,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第三,采用啟發式教學。教學過程自始至終都應喚起學生積極的思維,啟發學生學習的愿望,引導學生學習的興趣,始終使學生處在一種對知識的追求狀態。
七、簡答題:33~35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33.教學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答案:(1)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
(2)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3)直觀性原則;
(4)啟發性原則;
(5)循序漸進原則;
(6)鞏固性原則;
(7)因材施教原則。
34.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法有哪些?
答案:(1)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和讀書指導法;
(2)以直觀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有演示法和參觀法;
(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有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和實踐活動法;
(4)以探究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
(5)以情感陶冶(體驗)為主的教學方法有欣賞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
35.簡述如何根據記憶規律促進知識的鞏固。
答案:(1)明確記憶的目的,增強學習主動性。
(2)理解學習材料的意義,建立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3)對學習材料進行精加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
(4)運用組塊化學習策略,合理組織學習材料。
(5)運用多種信息編碼方式,提高信息加工處理的質量。
(6)注重復習方法,防止知識遺忘。
八、論述題:36小題,15分。
36.試述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
答案:(1)涵義:它是指教學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現代先進的科學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為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奠定基礎。
(2)這一原則的實質是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把教書和育人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學的思想性與科學性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促進的。一般地說,科學性是思想性的基礎,思想性是科學性的靈魂和內在屬性。
(3)貫徹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的基本要求:
?、俳處熞WC教學的科學性;
?、诮處熞Y合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③教師要通過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芙處熞粩嗵岣咦约旱臉I務能力和思想水平。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我已閱讀并同意 《用戶隱私條款》
鑒于網絡的特性,本網站將無可避免地與您產生直接或間接的互動關系,故特此說明本網站對用戶個人信息所采取的收集、使用和保護政策,請您務必仔細閱讀:
信息收集范圍
我們根據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僅收集為您提供服務所必要的信息。包括:
1、您在使用我們服務時主動提供的信息
(1)您在網站上報名填寫的姓名、電話、住址、微信/QQ、備注等信息,包括輔導報名、等網站所有可填寫的頁面及板塊。
(2)您通過電話咨詢方式提供的姓名、電話、住址、微信/QQ、備注等信息。
(3)您在使用網上咨詢服務所提供的姓名、電話、住址、微信/QQ、備注等信息。
(4)您參與我們線上活動時填寫的調查問卷中可能包含您的姓名、電話、地址等信息。
我們的部分服務可能需要您提供特定的個人敏感信息來實現特定功能。
若您選擇不提供該類信息,則可能無法正常使用服務中的特定功能,但不影響您使用服務中的其他功能。
若您主動提供您的個人敏感信息,即表示您同意我們按本政策所述目的和方式來處理您的個人敏感信息。
本次報名數據服務由本網站提供,本網站不承擔由于內容的不一致性所引起的一切爭議和法律責任,報名結果以最終輔導報名系統為準。
信息使用用途
我們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及與用戶的約定,將收集的信息用于以下用途。若我們超出以下用途使用您的信息,我們將再次向您進行說明,并征得您的同意。
1、通過微信、電話形式建立溝通,向您提供學歷咨詢服務。
2、滿足您的個性化需求。例如,學歷途徑規劃、學歷評估等。
3、項目開發和服務優化。例如,通過您的咨詢問題及服務過程中您的建議等,優化我們的服務。
4、向您推薦您可能感興趣的學校、資訊等。
5、學校推薦。例如,我們會根據您的具體要求以您所具備的條件向您推薦合適的院校。
為了讓您有更好的體驗、改善我們的服務或經您同意的其他用途,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我們可能將通過某些服務所收集的信息用于我們的其他服務。例如,將您在使用我們某項服務時的信息,用于另一項服務中向您展示個性化的內容或廣告、用于用戶研究分析與統計等服務。
信息保護
我們僅在本《隱私政策》所述目的所必需的期間和法律法規要求的時限內保留您的個人信息。
本網站將對您所提供的資料進行嚴格的管理及保護,本網站將使用相應的技術,防止您的個人資料丟失、被盜用或遭篡改。
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本網站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
由于您將用戶密碼告知他人或與他人共享注冊帳戶,由此導致的任何個人資料泄露。任何由于計算機問題、黑客政擊、計算機病毒侵入或發作、因政府管制而造成的暫時性關閉等影響網絡正常經營之不可抗力而造成的個人資料泄露、丟失、被盜用或被篡改情況時本網站亦毋需承擔任何責任。
未成年人保護
本網站將建立和維持一合理的程序,以保護未成年人個人資料的保密性及安全性。本網站鄭重聲明:任何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參加網上活動應事先得到家長或其法定監護人的可經查證的同意。若您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當您對您所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有相關疑問時,請通過與我們聯系。
適用范圍
我們的所有服務均適用本政策。但某些服務有其特定的隱私指引/聲明,該特定隱私指引/聲明更具體地說明我們在該服務中如何處理您的信息。如本政策與特定服務的隱私指引/聲明有不一致之處,請以該特定隱私指引/聲明為準。
您必須完全同意以上協議才能使用本網站的在線報名服務。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福建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